細味此刻

細味此刻

2019年5月9日 - 寄50封求職信才覓得港同教席  全港唯一穆斯林化學老師盼歧視絕迹

一頭烏黑長髮用頭巾包着的Zarifa Sheik,是全港唯一穆斯林化學老師。她談讀書與教學時聲調溫婉,卻難掩對科目的熱愛,連要不戴護目鏡做實驗來拍照,都生怕成為學生反面教材。

 

這個幾乎每年上院長嘉許名單的港大一級榮譽生,最初竟要寄出近50封求職信才找到教席,比身邊同學多以倍數計。

 

「我知華裔畢業生亦難求教職,大家都不知(落選)原因,但種族肯定不屬他們失敗的因素。每次被拒絕,腦中總禁不了問是否因為我是少數族裔。」

 

種族歧視條例生效10年,持化學及教育雙學位的Zarifa無法肯定眾學校有否一視同仁。一來,對方就算肯解釋為何拒見、拒聘,都只會講能力、資格不逮;再者,去年6月已拿到英語授課的港大同學會書院聘書,算是甚早,「我真希望沒有(歧視)。」輕笑說再深究下去怕會傷心。

 

不過,約10次面試前於校務處報到的經歷,頗令她不以為然。

 

「他們會問我是否面試英文教職。這雖不算是無禮的問題,但你刻板認定我是英文老師,就像說我沒能力當其他科目老師。」

 

印度裔的她在港出生,懂廣東話,認為社會廣見對少數族裔和外籍人士的固有定型,連身邊想仿效她讀雙學位執教鞭的年輕親友都不自覺認同。明明志在數理,卻為了更易求職準備選英文,「我說你們若有能力和熱情,就應順心,但他們仍很憂慮,因暫沒幾個先行者,我希望能幫些忙,成為(楷模)。」

 

Zarifa中三初遇化學已沉迷,笑謂同學參加澳洲化學測試(ANCQ)只為證書,自己卻如「怪胎」(nerd)般享受做完全部舊試題。

 

「我真的很喜歡化學無處不在,像你手上的書是分子、原子,食物也是化學物質,水就是H2O!」

 

成績優異的她高中起替同學補習,深感師生的教學互動很令人滿足,故即使DSE分數夠入門檻極高的專業科目,還是選了心之所繫的化學及教育,最終連續4年登上院長嘉許名單,「我想自己實在太熱愛所讀的科目,所以(成績好)自然而已。」

 

Zarifa的英文和泰米爾語比廣東話流利,卻因化學元素和反應的中英名稱大相逕庭,才從沒投報中文授課學校。同樣新入職直資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數學教師葉憬嵐說,跟Zarifa會互相照應、時常交流文化和語文,大家「幾Friend吓」,還踢爆入境處替她起名「石慧芳」,在旁的當事人隨即抗議:「他(葉)總叫我石慧花!」

 

隨着角色轉變,Zarifa說既有化學知識依然能令她耳目一新,比如講解抽象的金屬分子結構,要由雙眼能見的實物開始,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用途,始再追溯至銅、鐵能導電,是因它們的電子。閒時替少數族裔義務補習的經驗亦令她更意識到,應按學生背景舉實例,記憶才能深刻,如解釋酸鹼化學反應,對華裔可引用燉豬腳薑會捨金屬鍋取瓦煲,對印裔則要改成其傳統的砂鍋煮魚。

 

「我的責任是令至少7、8成學生能明白課堂內的事物」,動畫、遊戲、模型、紙牌統統會用上,但Zarifa也理解,總有人對化學科缺乏興趣,那就只會要求對方自重尊人。

 

「我的教育理念是小朋友離開班房時,不止學到化學,也能學會價值觀,能夠成長。」

 

校園內,兩個路過的中四男生談起班主任或化學老師時,一先一後向記者說:「一樣之嘛!」、「同其他老師一樣。」這對幾經辛苦始得到教席的Zarifa,未嘗不是一個肯定。

 

寄50封求職信才覓得港同教席 全港唯一穆斯林化學老師盼歧視絕迹 (TOPICK)